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北京积分落户民族不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北京积分落户民族不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社会实践高考加分政策?
  2. 明年起,广州将启动新一轮积分入户政策改革,并将首次增设“减分指标”。你怎么看?

社会实践高考加分政策

根据国家教委最新高考加分政策,获得5A级青年志愿者的,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教育部公布了《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明确了各项高考加分、降分投档优惠政策,增加的分值不得超过5分,最高可降低20分录取。

北京积分落户民族不对,北京积分落户民族不对怎么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中,家长最关注的加分照顾政策中新增了一项规定:在2017年高校招生中,经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系统认定,获得5A级青年志愿者的,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其他可享优先录取政策的考生条件与去年相同,包括一至四级残疾军人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散居在汉族地区少数民族考生等十几类。

1、加5分

北京积分落户民族不对,北京积分落户民族不对怎么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015年1月1日前在高中阶段获得省级优秀学生,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者等称号、奖励或名次的考生,可在统考分数上适当加分投档,增加的分值不得超过5分。

2、加10分、20分

在加分方面,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可加10分投档;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可加20分投档。

北京积分落户民族不对,北京积分落户民族不对怎么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降低20分

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烈士子女等几类考生,由省级招委会决定,可在高校投档分数线下适当降低分数要求投档,降分幅度不得超过20分。

明年起,广州将启动新一轮积分入户政策改革,并将首次增设“减分指标”。你怎么看?

有人提出将“通晓粤语”作为广州入户积分指标之一。

将"通晓粤语"作为广州入户积分的指标之一,这就是歧视外地人的一项规章制度。"通晓粤语",首先这项政策对于广州本地人是没有任何的问题的,他们当地人都会说很流利的粤语,唯有外地人不会说英语

语言为条件挡住其他的人,我觉得是不合适的。这会导致在当地很多人可能就不说普通话,只说粤语,这和我们国家要求的推广普通话的大环境相违背。任何一个国家甚至城市哪怕是全球通用的语言“英语”,也没有硬性规定,一定要通过会英语才能在英语的国家落户。

语言应该是帮助人们生活和工作,更加便捷方便的工具之一,而不应该成为生活阻碍。因此将粤语作为落户的标准之一,我认为是非常不合适的。

很多城市在落户上面的要求是,医保或者是养老保险手续要在当地缴纳几年以上。这一个说法也情有可原,因为如果你的社保基金在当地交满了几年,就证明你在这个城市工作,且对这个城市的经济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那么这个城市就应该来接纳你。

可是"通晓粤语"作为考核条件,就能证明会粤语的贡献比别人多吗?而且学会一门语言,可能需要时间会很久。广州是越来越接近国际化的城市,在广州生活有很多不同语言的人群可能有外国友人,还有港澳台同胞,还有其他的少数民族成员。他们在生活中可能只会和自己的同类打交道比较多,不会和广州人说粤语。所以即便是他在广州生活,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可能也不会说粤语,难道仅因为这样就不让人家落户了吗?因此将"通晓粤语"作为广州落户的条件政策之一,我觉得十分不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北京积分落户民族不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北京积分落户民族不对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